內容來自sina新聞

品牌房企以速度領跑大連樓市

  而今,漫步在城市大街小巷,林林總總的地產廣告時不時地會進入人們的視野。留心觀察,不難發現,恒大、碧桂園、招商等眾多大牌房企已正式登陸大連。雖然,今年樓市整體的大環境並不被人看好,但似乎並沒有影響品牌房企對大連這座城市的信心。

  熟悉大連樓市的人會發現,自今年4月起,大牌房企就開始活躍於大連樓市,今年4月恒大在大連高調拿下"固特異"地塊之後,短短兩個月就開工建設,而碧桂園聯合恒基開啟的金石灘也預計將在7月面世,......眾多大品牌房企的相繼入駐,帶來瞭不僅僅是購房上的更多選擇,還有令人為之震驚的推盤速度。未來,一場以品牌房企為主體的樓市"龍虎鬥"已初露端倪。

  調控下,品牌房企頻頻上演"速度與激情"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深化,房企面臨的生存壓力也日益加大,不少房企為此將"快節奏、高周轉"視為生存法則,開始在全國頻繁上演"速度與激情",速度開工,激情拿地,這一主題似乎很好的闡述瞭近年來中國大型房企的發展之路,也成為其房企迅速搶占市場一大法寶。

  以碧桂園為例,在年銷售額突破千億的目標下,碧桂園去年擴張速度堪稱最大,全國范圍內從拿地到開盤時間也僅為6~8個月的時間。事實證明,此種策略已顯成效,去年,憑借高速度的有力地支撐,成功進軍千億軍團南投縣可貸金額

  而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去年銷售金額排名前十的企業有八傢都是快速開發、高周轉型企業,像萬科、恒大及碧桂園等。今年前5個月,隻有萬科和恒大完成瞭年度目標的40%以上,二者也都是典型的高周轉型企業,其快速拿地快速開盤的策略由來已久。

  此外,為增加市場競爭力,近年來,金地、龍湖等房企在推盤速度方面也做出瞭一番努力,平均開盤時間在7~9個月,與以往新增項目相比,速度明顯提升。而中海、世茂等企業近幾年也在嘗試產品轉型,向中小戶型高周轉的行列中靠齊。應該說,眾多房企紛紛在推盤節奏上大做文章,這並不僅僅是一個效率的問題,更是開發商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一種戰略調整。

 房企尋求高周轉,速度成為核心競爭力

  從以往的開發經驗來看,通常來說一個項目從拿地到上市預售至少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籌備。以前在房產市場整體上行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周期長,可以坐享土地的溢價空間,因此,為吊高價格捂盤惜售的現象時有發生,而進入持續的調控周期後,開發周期長會帶給房產企業融資難,渠道狹窄等諸多問題。基於以上原因,許多樓盤的開發進度明顯加快,把開發周期縮短至一年,甚至幾個月。

  縮短項目周期、加快開盤上市時間的益處顯而易見:一方面有利於快速搶占市場,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費者的認可度;另一方面有利於迅速回籠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規避不可預知的風險。

  而值得一提的是,開發"光速盤"的多為知名度較高的品牌房企,如恒大、龍湖、碧桂園、萬達等。以恒大為例,恒大的高速成長主要依賴恒大快周轉策略的貫徹落實,而快周轉最本質的是搶前期時間,搶開盤節點,實現資金快進快出。 相較於中小企業,這類大牌開發商在項目佈局規劃、資金運作、執行力等方面往往更勝一籌,面對同樣的市場環境時通常能做出更快、更好的反應。

 品牌房企角逐升級 高周轉速度占據市場

  如今,在大連,高周轉速度、縮短項目拿地到開盤周期也已成為房企擴大規模的普遍經營策略。以2012年下半年開盤的60萬平方米區域大盤金地藝境為例,開盤之後,金地藝境平均每三個月推出一期新產品,憑借高周轉的速度,其三期全部產品目前已基本售罄。此外,近年來,萬科藍山、大連高新萬達廣場、龍湖·水晶酈灣等項目也憑借高周轉的開盤速度,給人留下瞭深刻的印象。

  而隨著今年恒大、碧桂園等高周轉企業浮出水面,大連樓市的品牌房企"速度"的角逐有望再度升級。據瞭解,今年4月,恒大集團以17.07億的高價摘得位於沙河口區的"固特異"地塊,當時引起業界不小震動。然而,更讓人為之震驚的是,僅僅時隔兩月,"固特異"地塊就已經開工建設。剛拿下地塊就開始動工、營銷,恒大的速度可見一斑。此外,於年初剛啟動的恒基碧桂園金石灘項目也預計在7月面世。

  應該說,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房企生存壓力加大的背景之下,選擇高周轉、快節奏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如今品牌房企的共同選擇。

民間信貸代償房屋信貸代書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新聞來源http://dl.house.sina.com.cn/news/2014-06-26/08302792814.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rguson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